【安庆日报】宿松 文化惠民润人心
类别:群文快讯 时间:2022/7/9 11:50:32 稿源:本网 发布:admin 阅读数:
宿松县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设施连着田野  窗明几净,满室幽香。一排排书架整齐地立在墙边,书架上摆满了文学、历史、教育、种植技术等书籍。6月29日上午,在宿松县千岭乡木梓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几个学生捧着书,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隔壁是游戏室,儿童玩具应有尽有,玩耍中的孩子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在棋牌室,老人们悠然自得地下象棋、打扑克。如果想唱歌,还有音响设备;想锻炼身体,有乒乓球台和跑步机。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是村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宿松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健全的一个缩影。
  文化设施连着田野,建到了家门口。目前,宿松县已建成国家二级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9个。在全县22个乡镇和209个村(社区)实施公共文化“双基”提升工程,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配有两人以上的在编在岗人员负责管理,209个村(社区)均配有文化协管员,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建立了日常管理、免费开放等制度。
  各乡镇在实践中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促进基层文化设施科学布局、优化功能和长效管理,涌现出北浴乡迎宾村“文化礼堂”、洲头乡乌池村“乡村大舞台”、柳坪乡“门前三小”(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凉亭镇“农村文化大院”等各具特色的基层文化空间。  文化活动亮点纷呈  宿松县举办丰富多彩、贴近民生的文化活动,优质文化资源流动起来并实现设施和服务“房前屋后遍地开花”。2021年,全县共开展各类乡村文化惠明活动700余场次,受益群众40余万人次。
  宿松是中国诗歌之乡,还是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品牌创建彰显出地域特色,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服务品牌。同时坚持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推出了一批体现地方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我们举办的各类活动都以群众唱主角,节目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充分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热情,体现了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共享文化。”宿松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吴辉说,以去年为例,全县文化活动频率较同年增幅10%,各项活动的开展对群众陶冶情操、弘扬文化、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显著提升,精神风貌显著改变,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村里成立文南词剧团,家家户户天天像过年。”佐坝乡龙门村村民虞前岳这样形容村民观看文艺演出的那种幸福滋味。
  近两年,村民们的那种幸福感越来越浓,“口味”也越来越好,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曾经的“文化大餐”已成为村民们的“家常便饭”。
  龙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将文南词非遗传习基地纳入建设内容,为传承人提供了传习场所,推动了文南词的保护和传承。扶持龙门村这样的村子加强自身文化造血功能,是国家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而推动区域间、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的更重要举措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宿松充分挖掘各地传统特色文化,把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发展、民俗文化、乡贤文化等相结合,做到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
  高岭乡以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为理念率先在全县建成乡级农耕馆,免费对外开放;程岭乡创新设立“书香茶馆”特色服务平台,每天为近百名60至80岁的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免费喝茶听书的文化场所。如今边听鼓书边喝茶成为该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长铺镇充分利用当地民众对传统民间艺术断丝弦锣鼓的喜爱,深入挖掘断丝弦锣鼓这一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打造建成了一处独具特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断丝弦锣鼓文化展厅;二郎镇建成全县首个民歌主题展馆,展馆以文字、图片、实物、影像、声音等形式,展示20世纪20年代以来宿松民歌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如今在宿松,文艺队伍已达近100支以上,全县农村实现“周周有节目、月月有演出、季季有活动”。
  (通讯员 司舜 全媒体记者 付玉)【2022年07月06日 第A06版】
感谢阅读,欢迎再来!
  • 今日访问量:
  • 皖ICP备14016946号-1
  • 地址:宿松县宿松商城10号楼
  • 电话:(0556)7821496 7812370 E-Mail:sswhcyxh@163.com